青春正当时 | 文学院“返家乡”实践风采展
编者按:
为动员引导返乡学生切身感受过去5年和新时代10年家乡取得的宏伟成就,在实践中增长本领,西北师大团委组织开展了2023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广大青年学生背起行囊投身家乡沃土,与家乡的“实践”重逢,用实际行动点亮青春足迹。
01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寒假期间,我报名了“返家乡”实践活动,积极投身服务于共青团安定区委办公室助理岗位。在实践过程中,我参与了甘肃省青年工作联席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安定分会场的场务工作,参加了“春风行动”招聘会的联络事宜,协助完成了“青暖衣冬”关爱慰问活动的筹备工作,开展了部分档案的整理收录工作。从简单的文件装订到负责联络参加活动的相关人员,从前期的会场布置到负责档案的分类与电子收录,这些工作让我倍感充实,也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逐步打开了我的视野,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了基础。
在未来,我愿携信仰砥砺前行,与时代同频共振,把对家乡的热爱化作奋斗的动力,不断增强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文学院
2020级本科生 董雯婧
02
这个寒假,我有幸在北京铁路局团委进行学习与锻炼。春运期间,我参与了在北京丰台站和北京南站开展的“送万福 进万家”书法公益服务活动,发挥所长,将“福”字和美好祝愿送给坚守岗位的铁路职工和广大候车旅客。一位拄着拐杖的姐姐欣喜地接过“福”字,甜美笑容瞬间让我体悟到活动的真正意义——服务人民群众,将温暖传递。在节后返程高峰时期,我在北京西站“036”爱心候车室引导旅客乘梯安全、帮扶老弱病残孕等重点旅客候乘车等。这让我关注到了一群特殊群体的需求,也使我深深体会到一线铁路职工的辛苦与付出。一声声来自旅客的感谢无疑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回应,让所有的疲劳瞬间烟消云散,只留下了温暖与感动。我期待着参与更多的志愿活动来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也将青春力量奉献到家乡建设中。
——文学院
2021级本科生 丁怡
03
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实践是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最好途径。寒假之际,我参与了共青团张家川县委组织的政务实践活动,有幸在商务局商务秘书岗位实践,主要负责整理资料、统计数据、活动策划。单位领导和同事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我耐心指导和无私帮助,让我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温暖。同时,我更加切身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严谨和踏实。
积诚泮群疑,实践激众媮。经过一个月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我深切体会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不易和重要性,感受到基层工作岗位的责任感,接触到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多了几分从容和自信,我更明白了只有在实践中充实理论知识,厚植家国情怀,才能更好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不懈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学院
2022级本科生 黄锐
04
我积极响应团组织的号召,参加了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来到了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杏花岭街道办事处行政岗位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我主要负责整理活动计划和总结、撰写整理简报、制作共青团学习PPT等工作,还参与了团工委主题团日活动和“靓丽星期五”活动。刚来到岗位上,我接到了整理团员信息列表的任务,我既紧张又期待,在仔细核查各社区的团员人数和信息时,我深刻体会到了“责任”的含义,对待自己的工作要严谨、细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社会实践,给了我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学到了课本之外的知识。未来,我会结合自身专业,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水平,把个人命运同社会、同国家命运结合起来,积极投身到祖国建设中去。
——文学院
2022级本科生 梁家祎
05
学思践悟笃于行,勇担使命谱新篇。今年寒假,我积极响应团组织号召,再次投身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共青团榆中县委政务服务志愿工作。实习期间我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了解到政府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所做出的努力,鼓励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努力争做有为青年;在实习的这些天里,我参与到了榆中青年之家的宣传、青年发展型城市海报制作等工作,体验了高原夏菜示范园园区的电商直播,也参观了康源农业体验院、榆中县美丽乡村、新型农村建设等,见证了家乡的发展与变化。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书本上接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也实现了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的一大跨越,明确了未来前行的方向,更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党务、团务工作者的热情与投入,给予了我特别的意义与力量。
——文学院
2021级本科生 李佳遥
06
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青年,“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积极报名参加了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于永登县团委,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的形式,聚焦基层,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政务服务中心,我负责大厅接待,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对方诉求,引导到对应窗口办理相关业务。这个任务虽然难度不大,但只有在熟悉政务服务中心的各项流程后,才能做到指引无误,为更多群众提供便捷有效的智能化政务服务,同时进一步宣传无纸化网络审办,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快捷、更便利、更贴心的服务。
——文学院
2021级本科生 王治平
07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今年寒假,我有幸参与了“感受家乡变化 讲好中国故事”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在“互联网+”背景下切实感受乡村振兴的蓬勃力量。在实践中,我主要负责收集资料和实地调研。我和队员采访了当地青年创业导师,在和甘肃省榆中康源众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的交流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青年在家乡建设乃至国家基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认识到了惠农政策和科技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未来的日子里我将认真学习,把理论付诸于实践,关注家乡发展,投身乡村振兴,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让青春之花绽放在乡土之上。
——文学院
2020级本科生 杨佳
08
寒假,我循着暑期支教的足迹,背上行囊,再一次参加“感受家乡变化 讲好中国故事”专项社会实践活动,来到白银市靖远县贫困家庭孩子们的世界。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他们的生活现状以及目前遇到的困难等。据此,我们在靖远县春风雨露公益发展中心的支持和帮助下,开展了第二次假期支教服务活动,通过发挥自己的专长为28名贫困家庭儿童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为期20天的支教活动结束后,这些孩子告诉活动负责人,他们很喜欢志愿者老师们,也在课上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收获很大,这使我们倍感幸福!在返程的路上,我望着车窗外交叠变换的风景,脑海里浮现的却是他们一张张纯真的面庞和清澈的双眸。我想,总有一天,他们一定能去看看更广阔、美丽的世界。
——文学院
2020级本科生 姚亚丽
09
寒假来临之际,我们组队参加“感受家乡变化 讲好中国故事”专项社会实践活动,以靖远县的困难儿童为对象,展开实地调研并完成20天的线上“云支教”活动。在前期调研阶段,我们深入了解这些儿童不同的学习需求以便后期支教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让他们分享了自己感受到的家乡变化,使我们了解到靖远县不同地区的现状。在此阶段也对家长及村镇干部进行了采访,他们以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对家乡发展以及扶贫政策落实前后对比的看法,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近些年来乡村振兴的成果。
在支教活动结束后,收到了来自小朋友的感谢信,看到她在这个活动中能够学有所获,倍感荣幸。我也从中掌握了与小朋友最融洽的相处方式,从最初面对课堂的紧张生疏到后期能够在课堂上引领创新,每一次课堂都是一次进步。此次活动对我而言意义非凡,能让我一直保持积极的态度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文学院
2020级本科生 虎丽
10
寒假来临之际,我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与同学参加了靖远县春风雨露公益发展中心的“陪伴成长 筑梦未来”第二期云课堂活动。活动开展前期,我们与相关志愿者一起对困境儿童进行前期摸排走访,以便能够针对性地辅导孩子。同时,我们对志愿者老师进行前期的培训,将相关经验进行了分享,并将相关素材与同学做成视频,发布在微信公众号“春风雨露”上,让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我们这个活动中,让社会能够有更多人关注到困难儿童。云课堂开展后,我的任务是每天在志愿者的会议里面监督学生认真听课,并对志愿者老师在辅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云课堂活动结束后,我与相关志愿者再次实地走访这些困难儿童的家里,对于活动的开展做一个反馈,同时总结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
参加这次活动虽然很累,但是让我感到很充足,同时我也从这次活动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文学院
2020级本科生 刘兴权
1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学校团委组织的“美好假期”大学生温暖公益“返家乡”专项实践活动,让我有了一次难忘的实践之旅!
在联想集团的支持下,实践志愿者共同进行了美好假期行动。我利用收到的礼包给孩子们送去绘画用品,指导孩子们画一幅画;用送去的钢笔字帖,指导孩子们临摹一首诗词;也将送去的春联套装,与孩子们一起进行张贴来营造过年的氛围。同时我们开展了“同行接力”,让爱与温暖传递下去!我与结伴的三位孩子组成美好小组,一起策划为身边的一户老人家庭送去暖冬礼物并做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去打扫卫生、贴春联、包饺子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传递着温暖。
有人问,什么是公益活动,他们的意义在哪里?通过这次“美好假期”行动,让作为青年力量的我们走近并关注到社会中的老人与儿童,这就是最纯真的意义所在。美好假期,我们“永远在路上”!
——文学院
2020级本科生 石淑雅
12
寒假来临之际,我参加了学校团委组织的“一起云支教”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我对接到的小朋友是一位留守儿童,她没有自己的手机,在通讯设备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仍一起完成了九节系列课程的学习。二十大直播课学习后,我们绘制了“奋进新征程”美术作品;通过一起阅读名著,小朋友完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读书心得;通过家务劳动,小朋友进行了身体锻炼;作为志愿者,我坚持公益捐步,为守护黔东南乡村孩子更好成长公益活动贡献出一份力量。
实践过程中,我们一起寻访家乡党员楷模:两位入党五十余年的老党员,其中一位是退伍老兵。通过聆听他们的故事,我们从中汲取了英雄楷模乐观积极、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我们前往家乡的三星堆博物馆,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这对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云支教的过程中,我学到的不仅是知识,也明白了陪伴的温暖。另外,云支教也让我提前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乐趣和责任。
——文学院
2021级本科生 唐力
13
我参加了“感受家乡变化 讲好中国故事”专项实践活动,并选择了三个地方进行调研。到达合作,看到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合作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了遏制,天然草原植被和生态功能正在逐步恢复;走进玛曲,黄河第一湾的胜景引人入胜,它位于黄河上游,担负着水资源涵养的重要作用,附近的群众说这里的水质变化非常大,水更清了,心里也更舒坦了;来到临潭县,梯田林立,比起以前的坡地,保持水土能力增强,大部分都能实现机械化种植,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此次实践调研让我深刻感受到只有将环境治理好,才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使家乡越来越美!
——文学院
2021级本科生 王学庆
14
寒假期间,我积极参与了“感受家乡变化 讲好中国故事”实践活动,有幸讲述了家乡的生态文明故事。我选取炭山岭矿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以及赛什斯镇等多个地方进行实践调查,生态治理下家乡的变化让我感触颇深。记忆中的炭山岭总是煤渣粉尘纷飞,而今千马龙煤矿关停,原址已被云杉覆盖,现在是真正的天蓝水清;走进祁连山保护区,就能看到许多雉鸡漫步田间,林间更是鸟鸣不绝,野生动物的增加无疑是生态恢复最有力的证明;在赛什斯镇,绵延如带的梯田映入眼帘,梯田的修复守住了水土的“生命线”……
此外,当地群众谈到环境变好时洋溢的笑脸,那份真诚和质朴深深打动着我,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在今后,我也将继续积极参与“返家乡”实践活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文学院
2021级本科生 杜晓倩
“西北师大青年传媒中心”官方视频号上线欢迎关注来源 | 文学院团委图文编辑 | 黎彦霖审核编辑 | 张一帆责任编辑 | 王佳睿审核 | 杨庆 丁岩